给你一个不能拒绝的写作理由

in #writing7 years ago

1.先说说这两天的状况

从昨天早上开始,状态就一直不好,状态不好了的情况下,做事就会特别怕麻烦。比如明明可以把工作和成长并联起来,也就是说,用心去做好一件事情,却就想着蒙混过关。

工作时间以外也是这样的,这让我意识到了杀死自己成长进程的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是自己。

“进程”(Process),是计算机操作系统里的术语,指同时进行的“任务(们)”。有时候要强制停止某个任务,一般的说法是,“杀死那个进程”(Kill the process)……
那些声称工作占用了自己的成长时间的人,其实只是给自己的不成长找一个借口而已,工作是无罪的。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就没有成长进程这一任务,就算是不工作,他们也会把注意力用在各种杀时间的事情上,就像以下这位写的回顾一样。

今日回顾:
“如何让薪水翻倍”
“你是在考我!这难不倒我,把工作和自己的成长并联起来就好了!”
“你做到了吗!”
“额……有时做到,有时做不到”
“这又是为什么?”
“你别问了,再问你会生气的,我是说真的。”
“我已经生气了!”
“那……那我需要做些什么?”
“我不知道”
“……去找个人聊天?打游戏?”
“……打游戏要好些吧!”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等手机充会儿电,就去!”
“可以的……的”
……
今日计划完成度:
5点30起床——未完成。
原因:太累,赖床到6点半。
23点睡觉——未完成。
原因:不想睡。
明日计划:
暂无。
我想这已经能够很好的说明问题了。

2.快乐与不快乐,也是自己选择的。

状态不好的时候,总是以自己状态不好为借口,去推脱各种事情,比如“工作”。昨天下午,向领导请假,说是自己头疼,下午不想上班了。但因为领导下午刚好有事,店里得有人看着,所以无奈的、沮丧的、就去上班了……

但是下班之后,我突然发现整个人的状态变得好起来了,一路哼着小曲回来的。在路上我就思考——为什么工作能让人变快乐呢?

分析:

原因是这样的,因为我把事情做好了,于是产生了成就感,而成就感这种感觉会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会使人快乐。而作为人,没有办法既快乐又痛苦,也就是说,这种快乐的情绪取代了痛苦的情绪。

这让我看到了一件事情的本质,那就是——状态的好坏根本不是关键,所谓的状态不好,只是为了让自己及时享乐而找的借口。

但这并不是让我们去讨厌自己的情绪和感觉,这些情绪和感觉都不是绝对的坏事,他们都是有生物机制的,如果没有这种生物机制的话,你连续工作上个几天几夜都感觉不到累,然后就直接挂了。

这件事情给我们的指导意义是,在状态不好的时候,我们会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拒绝所有正事,任由本性去及时享乐;一种是,带着这种不好的状态,硬着头皮去做。我们应该去选择后者,虽然,做出这个选择很难,特别是在没有硬性约束的情况下会显得更难,但我们必须要挣扎着去选择一下,不是吗?

况且,如果是在自己熟练的领域里,你会很容易进入工作状态,从而脱离那种情绪状态,然后你就自然会快乐起来。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就是责任人与工作者必须是同一人,如果一个人做事,另一个人承担责任,则效果就不会有这么好了,那个做事的人感觉自己不是在给自己做,所以,不会太认真;那个责任人则会感觉,别人犯的错,却让自己来承担责任,也免不了抱怨。

当我们因为自己状态不好,而选择拒绝做一些工作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拒绝快乐。所以说,其实我们生活的快乐与否,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

3.对自己要求要高一点。

我分析了一下自己状态不好的原因,主要原因大概是因为,前些天花了两天的时间,写了一篇5000多字的学习笔记,过程不好受。

在写的过程中,经常要跳到课堂上去复习、重听,以确保自己是做到了正确的理解,且内容都要尽量用自己的话来重述,并且因为这是要发布,写完之后还改了三四遍,确保没有不通顺的句子和错别字,最后在做完整个学习笔记的时候我竟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我意识到这种感觉是不正常的,正常的感觉应该是,通过写笔记逼着自己重新复习课堂内容,自己对课堂所讲的知识掌握的百分比又高了一些。这是一件好事,应该感觉到收获的快乐才对。但当时没有多想,等文章发布后,效果却远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我总觉得这是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但没有一个专题肯收录。自己很用心的整理出来的东西不受待见,那种感觉,难以言表……这样的结果使得自己很难受,但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想唯一的原因就是,对自己的要求太低。难道一堂课的知识仅仅用笔记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别人认可,你就能满足吗?不!这样要求自己是不行的,你得把它装进自己的操作系统,让它成为你以后做事的方法,并且用这种方法,让你本人产生质的飞跃,这个时候你已经把所学着知识,由观点变成了事实,也可以说,你已经得到了事实的认可,这种认可才是最高的荣誉。

你对一个知识观点很认可,但是你要怎么才能把它变成事实层面的认可呢?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把这个知识用起来。你觉得这个知识很有用,但是别人看不出来呀!这个世界感受不到呀!只有你把它其中所包含的原理,用行为表达出来,别人才能看得到,世界才能感受得到。

注意!这里还没完,请接着往下看……

4.通过这件事情,对输出倒逼输入有了新的认识。

输出倒逼输入,这句话看起来那么简单,但其中有很多细节,不得不说。

假设,我们每个人的认知都在同一水平线上,面对一个知识,我们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也都相同。那么最后是什么导致了认知差距、贫富差距、和社会阶层?是知识的提取频率。每一次提取其实都是在巩固和延伸自己之前的知识。一个礼拜提取一次和一天提取一次和1个小时提取一次,它们之间肯定存在很大的差别。

这里给那些日更的战友鼓鼓劲。因为经过我的分析判断,得出了你们最终会因为频繁的提取知识而和别人拉开差距,而且这个差距还是量级的。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所描述。人在六天以后,对于之前记住的一个东西,会遗忘的只剩下20%左右。也就是说,最多也只能提取到20%左右的知识,但是你就不同了,一天的时候,你的提取率还有33%左右,比别人要高出13%,这就和年化复合收益率一样,20%和30%,20年后的差距会巨大无比。

再运用长期这个概念解释,就是最终你的长期相对于只有20%的那些人要短六年时间,又相当于你要比别人多活六年时间,还不是一般的六年,而是质量更高的六年时间。

然后就在刚才,我准备用遗忘曲线来举例的时候,我都忘了遗忘曲线了,甚至把它记成了记忆曲线,最后到网上一搜,结果全都出来了,对!因为我要写出来,所以我得把我忘了的这个东西拿回来,这是输出倒逼输入的第一种表现形式——复盘。

在我写作的时候我通常会为了确保自己对这一概念的正确理解,我会去重新认识一下这个概念。比如上次,在我的文章中出现的“死海”一词,那是我引用别人的一句话,写的是“死海里面因为盐太多,容不下生物。”本来这句话直接引用就ok了,但是考虑到,它是出现在我的文章里面的,所以我得对它的解释负责,于是我去百度了“死海”,最后导致我把整个句子都改了一遍。为什么这么做?这是因为我发现了引用的那部分描述的不准确。死海里面不是什么生命都没有,至少细菌和海藻可以在死海里面生存。这就是输出倒逼输入的第二个表现形式——准确。

还有,在写的过程中你通常会提取各种各样的知识,这增加了知识融会贯通的概率。逻辑上的融会贯通,再加上事实的验证,就等于新的知识,就是你生产的知识。这就是输出倒逼输入的第三个表现形式——出新产品。

思考与行动

我的前老板是一个令我非常敬佩的人,我的现老板是一个我非常讨厌的一类人,主要表现为官僚作风和思想陈旧。这是令人最无奈的一个部分,但好在他不会直接干涉我的工作。也就是说,虽然不是理想中的老板,但是也不影响我将成长和工作并联起来。这是我从他身上看到的唯一的好。所以不抱怨他了,我们是给自己打工的,该做什么,行动就是了。写完这篇留言之后,赶快去把自己这几天因为状态不好而拖下的工作做了。

生活其实处处都能长出美丽的果实,而你仅仅缺少一个给果树浇水的桶,这样导致你可能到死的时候,都看不到自己身边长出一哪怕一颗美丽的果实,而你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制造一个水桶……

Sort:  

Congratulations @guaikaxuesheng! You have completed some achievement on Steemit and have been rewarded with new badge(s) :

You published your First Post
You got a First Vote
You made your First Vote

Click on any badge to view your own Board of Honor on SteemitBoard.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SteemitBoard, click here

If you no longer want to receive notifications, reply to this comment with the word STOP

By upvoting this notification, you can help all Steemit users. Learn how here!

哈哈,你是我骗来的第一个人!

最早的一批用户,被骗也开心😃

骗你来赚钱,能不开心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