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steemit一个月

in #steem7 years ago

接触steemit一个月了,虽然没有深入了解steem,但是确实花了些时间去探索;但是直到现在,还是不太适应。

从idea上讲,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刚知道steem的时候,被这种新奇的运营方式感染了;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买了2000+steem并立即转换成了steem power。当时的想法是:大不了2000美元亏光,我也要体验一下基于区块链的新社交媒体。

刚拿到steem帐号的第一周,我还是有些战战兢兢。我仔细地看看热门的话题,尽可能的提起兴趣。当我发现文章和评论的质量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高的时候,我总是在告诫自己“一定是打开的方式不对”。

注册steem之后的一周,我写了偏短文说明了我对steem的感受。我很感谢了真的靠写文章赚到了钱(当然主要还是感谢@tumutanzi哥)。然而我也看到了让我觉得比较讽刺的事情。评论有一个赞的人希望我回赞他(或她)的文章;不好意思我vote down了。另一个似乎是说“你说的我们都懂但是我们写的是好文章”,对不起我没看懂他或她到底想表达什么同样也vote down了——当然后话是这位steem朋友也还给我一个vote down。一个不受中心监管的社区平台,却因为某些原因,反倒不能好好地交流。

我逐渐意识到了:确实是现在的steem不够成熟。

附庸风雅吟诗写词的,言语空洞靓照多多的,思维混乱没有深度的,吹捧数字货币的文章,等等。我并非看不起这些文章,毕竟这是一个自由的平台。然而我看不惯的是,文章对应的评论确实不敢恭维,几乎是赞美之词,和谐得让人感觉不够真实。经常地我误以为自己的审美标准过高,然而对比一下我自己订阅的RSS/Atom的文章的质量,才发现问题并不在我。不难想象,文章的作者久而久之也会产生一种错觉:获得的赞美之词确实是因为才华。于是,作者“友好”读者,读者“友好”作者,在那只看不见手的趋势下,大家都争着赞美steem的“新衣”。

这让我想起了知乎还是邀请注册的时候,社区里充满了自以为是的气氛。当时的大家比较喜欢干的事情莫过于嘲讽百度知道,然而问答的质量和后者的分别也就类似东林党和阉党的差别。后来似乎知乎官方动了些心思,引进了有些水平的人,潜心考据式地回答问题,风气才有所改善。回到steem,想到最先接触steemit的人是搞数字货币的,我不禁对steem的社区氛围转好的时间产生了担忧。接触比特币为首的数字货币的人,大部分是一些想靠一些特别途径来实现财务自由的,自然其中的“成功人士”比例不高。另一方面,社会上又有相当一部分人至少现在不愿意趟涉足数字货币的(又有多少人愿意趟股市的浑水?)。群体的评价水平对社区的维持相当重要,试想十年前还很流行的QQ空间现在有多少人用了?steem如果不能直接引进能够对社区有积极影响的人,那就得着力提高社区本身的质量。steem团队应该花了不少时间来改善,现在的文章质量大概已经比以前提高了不少。但是steem社区的存在或许正好说明了一个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的问题:很可能是社区成员的底子不那么好。

接着谈谈steem的技术。我承认,我从来没有尝试使用SDK等手段来专研steem;所以仅从终端用户角度来说说体验。

steem power,steem和steem dollars之间的关系设计是一个创新。但是实际的结果却不够理想。据我所知,steem dollars一直没有传说中的锚定在1美元上。最讽刺的是,据传昨天steem dollars居然涨了150%。有说这是Palm Beach Confidential的newsletter的结果。但是steem dollars没有被人诟病的USDT稳定是铁打的事实。

使用上,steem在链上的操作经常出现奇奇怪怪的错误。让我对steem产生恐慌的还是基于前几天的代理问题。
前些日子我代理成功过。但是后来有几次误操作,我不得不重新代理几乎是我的所有的steem power(steemit上面没有给steem power回到自己手上的时间,这倒是可以勉强忍)。然而当我用steemconnect代理并且在steemd上查过确实该操作生效的三四天后,我发现并没有代理之后的效果——steemit上面显示的steem power还是以前的值,而久违的机器人也没有发点回报。好奇了好几天,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重新代理了大概2100 steem power——steemconnect没有报错,steemd显示成功!也就是说之前的代理没成功。大概是steem本身有回滚操作,我的前一次代理操作不幸没有生效吧;不过总算代理成功了——当时是这个想法。然而,又过了一两天,似乎还是代理成功的迹象。于是我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重新实验了一下steemconnect,又是2100,steemd又成功地显示了代理交易。然而事实上我仍然没有代理成功。

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至少在我看来是极其严重的;我虽然不了解steem的技术,但是我有种感觉steem技术和实现上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而促使我对steem技术没多少信心的是BitShares, EOS这两个和steem同根同源的技术也让我觉得不那么靠谱——至少,EOS每秒数十万交易,加上并行能有百万笔交易,对我来说匪夷所思:阿里巴巴这样一个中心化的交易平台,双十一每秒交易数量也就30多万而已。

总的来说steem的体验并不太好,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我对现在的steem评分最多只有5分。
我对steem的这次尝试也基本上告一段落。

Sort:  

支持。

感觉把steemit当成一般的社交平台还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