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大量鋼筋混凝土構築的空防碉堡,據說過去此區碉堡數量就曾高達兩百餘座,
時至今日,在臺灣的各大機場周邊仍都有機會找到這般軍事建築之遺跡。
「不停被動轉變的立場,不變的是戰爭在這片土地上刻畫的痕跡。」
舉凡過去的日本殖民時代、二戰、韓戰、冷戰等,
臺灣地理位置在東亞戰略版圖上一直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而也正因如此,在這裡出現過的軍事設施是永遠不嫌多,
哪怕是到了狀似和平的現下,臺灣空防飛彈之密度仍為世界第二之譜;
想當然而,曾經統治台灣的日本,也是在臺灣留下了相當多的軍事遺構,
而戰後來接手的國民黨,多半也直接接收了這些設施並延續使用。
( 延伸閱讀 : 覆寫的軌跡 - 海軍燃料廠內的眷村 )
本次走訪的便是日殖時期海軍於機場周邊所建構的空防碉堡,
以及國民黨接管後,防空砲兵連隊所駐紮之基地。
緊鄰於民宅的吊鐘形空防碉堡,跟旁邊的民宅對比恰好可看出其碩大;
聽當地人描述,過去日軍建構時,還曾發生碉堡完成後,
才發現機槍架不進去,因此事後硬是將上方開口再挖大一些之軼事。
由於碉堡目前為市定古蹟,想進入可能得經過特殊申請;
同行的友人趴在機槍射口上窺探,可見其壁厚足足有一隻手臂的長度,
過去當地居民在拆除其它碉堡時,光是一座碉堡使用怪手就要耗時三日。
參考一些文獻後,得知碉堡內大多分為三至四層,
除了最上層大型對空機槍外,中間則有平射的機槍,最底層則是置放彈藥處,
而其出入口更是採用地下垂直坑道的方式通往別處,以防人員進出碉堡時被炸傷,
過去這些碉堡甚至都有地下坑道能直接通至機場,可謂設計的相當用心。
走入碉堡附近的半廢棄連隊營舍,其實此連隊早在一九五八年左右,
便遷移至現在的空軍基地內,而此地便成為階級較低之老兵自行改建為眷舍之用。
為什麼說是"半"廢棄呢?其實目前部分的眷舍內還是有人居住的,
現在也有一支年輕的團隊進駐,打算重新利用這些閒置空間,
因此這四處佈滿蜘蛛絲的景象或許就要成為絕景了。
不再使用的老舊座式馬桶,與薄薄木板製成的隔間。
小小的巷子內,便可看到各種風格與新舊建材混搭在一起,
可以想見當初在改建時是如何拼拼湊湊的。
門縫的小偷窺,與孤獨的木椅。
發現大量疑似手工香皂的東西,猜測是家庭代工類的半成品吧。
臺灣常見的老花窗,非常漂亮,
過去的設計多半會保留最上層維持一般透明玻璃,藉以增加室內採光
下方採用花窗則是避免外人一下就看到內部,以保持空間的隱密性。
未經整理的地方仍是相當多,不過不得不說這個藍綠色看起來實在相當舒服。
雜亂的房舍內部,前方的空間都被進駐的團隊拿來做為倉庫使用了,
不過從架構來看,仍然可看出過去做為營舍的房間配置,
國軍一些較老的營區大概也是這般格局。
房內破爛的壁貼和風景海報,看來過去住這的人還是有點情趣。
另一側的牆上則有明星的海報,儘管這些人我一個都不認得...
走道上除了各種雜物外,地上也滿是釘子與灰塵,
用力的打了幾個噴嚏後,還是快出去吧。
夕陽餘暉的閒適,完全感受不到過去軍事區的那般肅殺之氣,
漫步想想,現在能不再受到戰爭的紛擾的我們,是何其幸運哪!
「世間沒有永恆的存在,
而我們能做的只有不停的紀錄,
紀錄那些不復存在的曾經。」
Equipment Used:
Camera : Nikon D90
Lens : Tamron A16
Software : Lightroom
那些海報古老的很有感覺
但是到了晚上那些海報感覺蠻嚇人的!
那幾張我是用手機補光的,其實進去裡面完全是黑的XD
你真的好大膽啊~感覺蠻可怕的說
其實也還好啦 哈哈 很髒倒是真的
深夜看廢攝好養神
看來小妹妳都很晚睡唷,早點睡才會養神啦XDD
Congratulations @hazeliu! You have completed some achievement on Steemit and have been rewarded with new badge(s) :
Award for the number of comments received
Click on any badge to view your own Board of Honor on SteemitBoard.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SteemitBoard, click here
If you no longer want to receive notifications, reply to this comment with the word
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