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淡的年味
越是长大,好像越不喜欢喜欢过年了,或者说对过年越来越没啥感觉了,仿佛是那种:热闹只是他们的,与我无关……
可能这也是成长的一种经历吧,随着长大成人,农村开始往城镇迁移,像我这样的农N代早就已经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了,对于过年这样一项传统的仪式感,仿佛在慢慢淡去;随着父母年事渐高,我不知道以后过年是不是会越来越平淡。
中原地带自古就是农耕文化,二十四节气对于农民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我的父辈祖辈们对于农历的依赖性很高,谈到出生年份,都惯用天干地支的纪年法,我现在听来都已经完全不懂了。自从回老家进了厂,开始了轮班的工作节奏,基本大小的节假日都与我无关,甚至最重要的春节,我也都是“坐享其成,静待花开”,操劳的还是我的老父母。
春种夏实秋收冬藏,按照节气来讲,每年冬天就是休息的时节,对于耕地和劳作者都是如此。可中国的农民自古以来就是勤劳不缀,临近年关,便开始“忙年”。要准备好从除夕年夜饭一直到元宵节的食材,还要储备整个年尾和开春要烧的柴火,春节期间自家享用和拜年期间待客的零食……所以在农村,“忙年”是一大特色,也是直接能体会年味正浓的景象。在城镇或城市里,又是什么情状呢?小区里、街道旁,路边开始挂上红灯笼;超市里、商场里,之前的流行音乐开始加入过年和贺年的主题音乐;能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晚上渐渐开始有五颜六色的焰火腾空而起……仿佛年味也浓,只是人们该上班的还是上班、该出差的还是出差,并没有因为过年,而像农村里那样花费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那么多,所以无论怎样,在城市里都感觉年味越来越淡。
这是发展的一个趋势吧,可能从农耕文化开始向工业发展的转变过程中,就已经开始慢慢显现,因为很多工厂的生产是机器24小时不停的,生产线不过年、机器不过节、所以工人们也就相当于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节假日。商业方面,可能大小节日象征的更多是销售状况的改变,刚过完一个节日会有一个小低谷,而马上要过节时又开始攀上高峰,至于节假日当日那便是营业额销售数据节节攀升,所以还出现了6.18、双十一这些人工推出的购物节。
有些传承,承载的是一种文化、精神和文明,像过年,从腊八开始就算是迈入年关,为什么要放爆竹,贴春联,守岁……拜年有什么讲究,春节期间有什么话适合讲什么话不适宜,元宵节怎么庆祝……浑身只剩一身班味的打工人,可能离这些都在慢慢远去,可能有一天过年只是一家人团聚的简单仪式,想到这里我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又感觉这倒很有可能成为现实。
生活里还是有一些仪式感好,每一个传统节假日都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是不是放假就是让我们休息放空、一起来回忆过去?我不得而知,只能偶尔发呆时自己瞎胡思乱想一番罢了。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
生活要有仪式感,随时准备点小惊喜,就不会感觉到平平无奇啦
是的呢,偶尔来点新鲜感,调剂一下👍
家务 都排上小朋友的日程啦 哈哈 ~
感觉菜不错 嘿嘿~
家里的菜,百吃不厌,离了乡,变成了回忆和期盼…
可能现在人们生活节奏都很快,有这些节日至少还能喘口气儿,调休另说😥
是的呢,现在的休息时间真的就够喘口气的
提前祝春节快乐
祝福盆友新春大吉,财源滚滚来
Congratulations @jmshu! You have completed the following achievement on the Hive blockchain And have been rewarded with New badge(s)
Your next payout target is 50 HP.
The unit is Hive Power equivalent because post and comment rewards can be split into HP and HBD
You can view your badges on your board and compare yourself to others in the Ranking
If you no longer want to receive notifications, reply to this comment with the word
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