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斗郄者,斗强也。强郄既斗,称胜者,高其功,盛其势。弱者哀其负,伤其卑,污其名,耻其宗。故胜者,闻其功势,苟进而不知退;弱者闻哀其负,见其伤则强大力倍,死而是也。郄无极大,御无强大,则皆可胁而并。
【译文】 所谓“斗郄”就是使两个强者相斗。两强者相斗必有胜负。胜利的一方会夸耀战功,玄耀气势;败北的一方哀叹失败、自卑伤感,觉得对不起祖宗。如此,胜利的一方只知道夸耀成功和气势,不前进就会后退;弱方为自己的失败悲愤不已,不忘战争创伤,努力使自己强大,可以拼死一搏。只要敌方防御不够强大,就可以威胁它,以至吞并它。
在这里,鬼谷子用“弱者闻哀其负,见其伤则强大力倍,死而是也”形容的是一种有进无退、以死相搏的坚定决心。
在前进之前,许多人已经习惯先为自己琢磨好退路,并且认为这是一种智者的行为。假如万一事情做失败了,自己也不至于太被动、太难堪,总有退路。
不可否认,事先为自己留好退路,能够让人减少压力,心态更加淡定,从而更加从容不迫地上路,但人都有惰性,战胜不了身心的倦怠,抵御不住世俗的诱惑。留有后路,势必会削弱斗志,在困难面前退却、妥协,让退路变成成功路上的阻碍。
正因此,大多数勇敢的成功者认为给自己留好退路是弱者的行为,意味着从一开始便对自己和自己的前景缺乏信心。一个人若想取得梦寐以求的成就,不给自己留退路,逼着自己成功,是许多明智者的共同选择。
一个人如果不给自己留退路,具有切断后路的勇气和气魄,那么他必然会毫不犹豫地克服惰性,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迈进,勇气和潜能会全部激发出来。这样奋斗了,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成功自然也就逐渐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没有退路,才会有出路。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犹如逆水行舟,渴望成功的人们,尤其是充满激情的年轻人,都应该懂得不给自己留退路的道理,一旦目标定下来后,拿出以死相搏的决心,全力以赴地做下去。
韩信“背水为营”的经典案例也正能说明这一点。
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 因汉王刘邦暂时失利, 各路诸侯纷纷背汉向楚.占据赵、代两地的赵歇与陈馀, 也同刘邦断绝了关系.为开辟北方战场, 汉將韩信於公元前205 年率军破代, 继而挥师击赵.赵歇与陈馀在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布设号称20 万的大军來防守。
在赵军人多势众、占据天险、以逸待劳, 而汉军却兵力有限、长途行军很疲乏的不利情况下, 韩信指挥若定, 胸有成竹.他先派2000 名精锐骑兵手持赤旗, 埋伏在山上, 伺机行动;又派万人为先锋, 背对绵蔓水(今绵河)布下阵列。
赵军见韩信背水为阵, 都讥笑他自断退路, 犯了兵家大忌,到次日天明时分, 韩信亲率主力进攻井陉口, 赵军出营迎击.经过长时间激战, 韩信佯败, 向背水阵列退去, 赵军全力追击汉军, 企图把汉军赶进河中, 一举歼灭。
汉军在韩信带领下退到河边,前有赵军, 后为河水, 汉军被夹在中间, 为求活命, 一个个便奋勇拼杀, 殊死抵抗.而這时, 埋伏在山上的汉军精锐骑兵按照韩信的事先吩咐, 乘虚攻入赵营, 拔掉了赵军的旗帜, 换上了2000面赤旗.赵军在河边无法取胜, 打算回营, 可望见营中插满了汉军赤旗, 顿时惊慌失措, 争相逃命.韩信乘机指挥汉军两面夹击, 把赵军全部歼灭, 连陈馀也被追杀, 赵王歇很快也当了俘虏。
這一战, 韩信用兵法"置之亡地而后存"來解释它。意思是, 把將士們逼得无路可走时, 他們反倒为了求生而拼命与敌军作战, 最后反败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