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逃出绝命镇》获得了第90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我刚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觉得很平淡无趣,像是在聊家常一样,而到了中间越来越感觉到,表面的正常平静之下似乎在涌动着一种诡异和阴谋,到后面图穷匕见主人公绝境反杀之时,才被整部电影惊艳到。然后迫不及待的立马重新看了第二遍,才注意到很多跟主题相关的细节:
- 同样身为黑人的洛根并不懂碰拳
- 家里的女佣边笑边哭人格分裂一般
- 说翻脸就翻脸大吼着让主人公滚出去
海明威说过:
The dignity of movement of an iceberg is due to only one ninth of it being above water.
《逃出绝命镇》,正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然后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如果把这些耐人寻味只看一边根本不会注意到的细节去掉,只留下主线情节,这部电影会变得怎样呢?
答案是会变得相当平庸。整个故事就讲了一个男人糊糊涂涂的被骗进一个有着种族阴谋的小镇,然后凭借着自己黑人身体的战斗力逃了出来。过程不出彩,看后无回忆。
为什么几个只看一遍根本就注意不到的细节能给整体水准带来这么大的提升呢?
说到这里,也就是我想谈到的创意的第一种方式:效果包装式
设计故事或剧本时,先有了既有的内容,然后将其视为一个整体的效果,再在外不断的包装,丰富整个故事。
如东野圭吾的《假面饭店》中,有个女客人为了避免一路追踪至此的狂热男客人的骚扰,要求饭店将他赶出去,但是饭店没有理由也不能够这样做,只好将男客人的住房号码告诉她让她好注意躲避。谁知后面情节一转,事实是女客人要找到那个男客人,才故意编出了这套说法。把后来起到的效果(饭店告知男客人的房号)塑造成是一开始就存在的目的(女客人想找出男客人),是不是令人拍案叫绝?
再来看《逃出绝命镇》,先想好一个最基本最基本的果核——轻松的进入休闲慵懒的小镇,然后在黑夜里九死一生的杀出重围——为了提升其境界,再在外面包上一层一层的果皮:
- 他来到这个小镇被绑不是偶然即兴的,而是一开始就设计好了的,有人看上了他的身体,整个家族就是做着大脑移植的生意;
- 然后再把日常的各种细节设计到位,如开车的路上撞死了鹿,女友死活不让交警看主人公的证件,怕他失踪报案后警察因此找上自己等。
在《琅琊榜》里,梅长苏永远都能比对手多想到一步;还有古龙的小说,经常绝地反转,死人复活,用到的都是这种创意方式。
而另一种方式,则是元素碰撞式
赖声川曾经问金庸,《天龙八部》是怎么写出来的,金庸说先是创造了各种人物的性格,再安排他们相遇,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然后就有了《天龙八部》这本书。
元素碰撞式的思想,在于自然的演化。造物主创造了子民,然后由他们自己去演化出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书中的人物一旦被创造了出来,就有了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灵魂,不再受到造物主的控制。此时的作者,更像是一个旁观者,忠实的记录下书中人物交汇出来的轨迹,演化出来的世界,在将此呈献给观众和读者。在《陆小凤传奇之决战前后》中,剑神西门吹雪和白云城主叶孤城的决斗,就是一开始就注定了的——世界上有了西门吹雪,有了叶孤城,他们两个人就一定会决斗,绝非任何人能阻止得了。
两种创意方式的思想,前者在于自上而下的统筹,保证每一个元素都是最适合的,每一个外部细节都是最能够为内核服务的;后者在于自下而上的演化,有了三,然后就有了万物,演化的结果往往甚至会出乎作者本人的意料,极富趣味。
不同的两种方式,最后殊途同归,即创意来自于生活。在生活中多多发现,多多体验,就是源源不绝的创意之泉。
https://steemit.com/@closersun 首发,感谢阅读
Follow&Upvote是你对我的鼓励,Reply&Resteem是我和你的相遇
期待在Steemit中认识你
电影吗?
对啊
逃出绝命镇,很早的一部片子了,看过,很不错,值得推荐。
对啊,后面简直被编剧惊艳到
写了这么多,我有时候想写个影评,却都是不知从何下手。回头看看这部电影
我也是想到哪写哪哈哈哈,挺好看的推荐你也看下
有时间看看去
确实是部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