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
“我要是早知道就好了,就不至于····”
比如,很多人想通过写作建立自己的公众号,做好个人品牌。每次他们来询问我“如何做公众号”的时候,我都把方法倾囊相授,但是过了很久以后,我再去询问进度的时候,他们一贯的反馈都是:
“研究了一下,现在做的人太多了,红利期已经过了,没有意义了······”
问题出现了:是不是凡事趁早就好呢?
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想了很久,我以前也经常引用张爱玲的话:出名要趁早。
最开始的时候,我是认可一切要趁早的。包括犯错误。
但这并是说“不趁早就等于失败”啊~
开始的早或者晚,其他人是否先于你做这件事,并不应该成为你做或者不做这件事情的因素,更不应该是主要因素。
所以,下一次看到机会,或者遇见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时候,不要在乎有多少人已经做了,或者你是否比别人晚了一步。
因为,如果你现在都不做,那就不仅仅是晚了一步了。
既然开始的早晚不是做事情的决定因素,那什么才是做一件事情的决定因素呢?
我得理解应该是:这件事是否有”长期正确“的价值。
啥意思?有些事情现在火起来了,可能是因为环境、也可能是因为政府政策推动,总之是有一定客观因素在推动的,所以决定是否做这类事情,可能就需要考虑早晚问题了。
比如08年非典,火了一批卖口罩、温度计和板蓝根的经销商,在这件事情上,你可能晚加入一秒,都会损失一大笔钱。但它并不是长期正确的事情。因为外界因素的推动消失了,这件事情本身的价值也没了。
那什么样的事情算是”长期正确“的事情呢?
你能从这件事情中看到的未来趋势,比如过去我们不了解互联网,但是现在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未来互联网必定不会消失,那么,基于互联网的一系列相关事务就可能算是”长期正确“还有整个互联网圈都在预测的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等,它们都有可能算是”长期正确“的事情。
为什么要加”可能“两个字?
因为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包括”长期正确“这件事,也是相对的,其中需要预测甚至赌博的成分很高,一件事情能正确多久,除了依靠大量的数据支持以及深厚的知识背景支撑以外,还需要一点坚定的信念,相信它未来一定越来越好。
听起来好像和赌博差不多,其实也确实是,只不过你需要有依据的赌,而不是随便拍拍脑门就决定。
总结一下,今天主要讨论了凡事要趁早的深层含义,凡事要趁早是正确的,但并不代表一旦不趁早就等于失败。
所以,做一件事情的关键因素不在于进入的早或者晚,而在于你是否选对了一件有”长期正确“价值的事情。
最后想说:
凡事要趁早,即使晚了,也别害怕,日子还长,能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最坏的结果不过大器晚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