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朋友圈和电话本。
因为这几年不是换手机,就是换电话卡,电话本里的电话也仅剩经常有联系的朋友和同事了。
微信里的朋友会多一点,大致分三类:
第一就是还有联系、经常见面的朋友、同事,活跃度比较高的。
第二就是偶尔一年见一两面的朋友。
第三就是只是在朋友圈里点个赞,很少见面。
还有一些人,不在电话本里,也不在微信上,已经只留存在我的记忆里了。
我们的朋友都去哪了?
我们常常问“时间去哪了”,现在回头看看,朋友又去哪了?
小杨是我最要好的初中同学,她爸爸给她买了画架、水彩颜料,每周六我都会跟她家去看她画画。中午她妈妈做饭给我们吃,一直玩到快吃晚饭了才回家。
她家还有一只小狗,我也喜欢小狗,但我妈不许我养。
上高中我们就分开了,那时候我们依然保持联系,每周六我还是会跑去她家玩,聊聊彼此学校的生活,彼此的烦恼。
再后来大学她选择去日本读设计,她家里帮她安排好一切。她这一走,我们几乎就断了联系。
大学毕业后,有一两年偶尔能接到她的电话,有一次还一起迎新年,但明显感觉话题少了,我们只聊的只停留在了初中的时光。
再后来就完全断了联系,听说她回了日本,结了婚。
我们总觉得,朋友就是当我们需要时,她们会一直都在。可是停下来一看,朋友都不知道去了哪里。
友情也同爱情一样需要经营,需要维持。
朋友可以被时间和环境改变
小朱是我的高中同学,我们两家住得很近,经常都一起上学,一起放学,有时候连去倒垃圾都要一起。
父母也都认识,不是我经常上她家呆着,就是她经常来我家玩,留下来吃饭也是常事。
上大学,我们去了不同的学校,虽然我住校,基本一个学期才回来,但只要回来,我们都会约着出去玩。
工作后,需要见面的时间少了,偶尔我们还是会通通电话。
最近十年,她的工作很忙,结婚有了个儿子,照顾家庭也无法分身。连打电话,也说不上两句就急急忙忙地挂了。
去年,因为有些业务上的事找我帮忙,她联系我,希望可以给些折扣。
我没同意,因为这是公司的严格规定不允许的操作,同时也损害团队成员的利益,做为一个小团队的负责人,我不能这么做。
小朱却说:又没有人知道,有什么关系。
一句话,让我知道我们没有办法回到无话不谈的朋友了。
时间改变了我们,环境也改变了我们,而我们却没有及时地保持联系,达成思想的共识。
友谊存在于价值观的高度认同之中,彼此理解,彼此信任,互相尊重,而没有经营和维持,我们很难不从亲密的朋友变成路人。
我们的友谊到底怎么了
重新翻看我的微信圈,有一类朋友是平时聊天都很少,只是偶尔彼此点个赞的朋友,可能已经很危险了,这种关系慢慢就会消失,很难维系到未来。
另一种朋友就是微信里偶尔聊聊天,有些可能发信息也不回,慢慢就不联系了。这都是停留在表面上的朋友关系。
而能够时常见面,聊聊天的朋友都少得可怜。
从我们大学毕业,工作、谈恋爱、结婚、生孩子基本就是我们全部的生活,朋友已经被排到了最后。
等我们人到中年,发现朋友却没有几个了,在这时间的打磨里,有人下车了,永远存在了你的记忆里,有人已经快到站了,有人在晕晕欲睡,而我们发现没有朋友的旅程原来这么孤单。
朋友曾经予我们是:
可以坦诚相对,可以交付内心的秘密的人。
高兴时可以分享,难过时可以借个肩膀的人。
挫折时可以紧握住你的双手给你鼓励的人。
但朋友又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一朵花要一起灌溉,两颗心要一起投入、真诚、参与,才抵得过时间的消磨,环境的变迁。
如何让我们还能是朋友
如果不想朋友只变成回忆,那朋友之间需要交流,需要联系。
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见面,一周抽点时间喝杯咖啡,聊聊天,了解彼此的近况。
然后多交心。分享自己高兴的事、难过的事、讨厌的事,把彼此的内心都坦诚地暴露出来。
多建立联系,可以一起读书、一起画画、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找到共同的话题,共同的爱好。
为友谊建立仪式感。彼此的生日、共同的纪念日或某个有意义的日子,一起吃饭、唱歌、旅行、庆祝。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我们在流年里也会轻易把现在活成过去,把友谊变成回忆。
轻易松开的不仅是恋人的手,也有朋友的手。
不要相信那些“不联系,友谊也永远会在”的鬼话。
友谊只存活在彼些的信任和依赖之中,存活上彼此的关注之中。
就算是对朋友说: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在。 也请抓紧朋友的手,别弄丢了。
@susucrystal, 看到你的帖子,真是我的幸运啊!太棒了!
谢谢,你的贴子我也会去看,多交流,我们也会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