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爆炸的年代,高效阅读其实已经成为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一门技能。
先列一下今年我购买过的有关高效阅读的课程或专栏(知识管理类型的不算在内):
- 李源 「高效阅读学习 - 将知识变成能力」
- 成甲 「读书记不住、不会用,怎么办」
- 张凯 「怎样成为快速阅读的高手」
- 许岑 「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
- 古典 「厉害的人都是怎么学习的」
- 春藤公学 「藤校PAB学习法」
- 朱晓华 「职场高效读书法」
- 刘传 「千古刘传认知学习」
- 刘润 「五分钟商学院」
- 郑伊廷 「极速读书」
- …
除此之外,我还买了很多书,比如「 如何高效学习」 、「 如何阅读一本书」 、「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 这样读书就够了」 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大概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集中学习这些材料,总的来讲,它们内容上大同小异,除了「千古刘传认知学习」 相对学术一点,其他的其实超过80%的理念和方法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作者采用不同的维度或者称谓来予以描述而已。这么看上去,我似乎交了一笔不小的智商税。
不过收获还是满满的,接下来我会介绍下这些教程的共识和各自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地方。在下次的文章中,我会以近期比较火的区块链知识为主题,说说我在阅读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心得。
一、教程中达成共识的观点
下面的这些观点在各教程里反复出现或强调,也就是说,得到了大多数作者的认同,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阅读对象都是指非虚构类的书,而虚构类的的书大多数都是用来休闲阅读的,就不用太在意这些了:
1、读书的前提
读书先要会选书,很多人买东西很挑,买书却不挑,一看名字不错就买,一买还买一堆,实为大忌,往往事倍功半,孰不知选书是最能提升学习效率的环节。所以不要漫无目的的找书读,而要选些好书做主题阅读,具体的话以下几个技巧可供大家参考:
- 看作者,找某领域公认的权威人物的书来读;
- 看印数、看版次,越高往往越好;
- 看豆瓣、亚马逊的书评,这里要注意那些低星评价,看看是无脑黑还是真有建设性意见;
- 看引用,即那些被一本书的作者频繁引用的别人的著作。
2、读书的态度
读书前,要抛弃对书的敬畏感。多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达到目的就可以放手了。读书真的不需要一页一页读,甚至不一定要读完,20%的精力得到一本书80%的信息是值得的。那些大牛一年能读一两百本书,最关键的原因便在于此。
3、读书的姿势
学会「眼脑直译」,而不是靠默读。因为默读速度完全快不上去,声音的速度极限仅仅为200字/分钟,甚至更低。过程中用手指或者笔来辅助,确保眼睛移动的速度超过自己的默读速度,自然而然就能改掉默读的毛病。
4、读书的方法
第一遍:10-15分钟的略读模式。主要是看作者简介、封面、序言、目录等等,在脑子里建立起「这本书主要讲什么」的概念;
第二遍:2-3小时的粗读或速读模式。先对自己提出一系列问题,甚至先给出自己的答案,然后再据此勾画批注找重点,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或者不同符号分别标注金句、困惑和好的例子。以自己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来作为需不需要读第三遍的标准,其实大部分书读到这程度就够了。
第三遍:时间不限的精读模式。做摘要、写读书笔记、做思维导图等,形式不限,目的是为了形成有效反馈,加深印象。
5、读书的本质
重要的不是记住,而是要关联已知、解读现实、指导行为,即要和自己的经验发生联系、能将知识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看完书后讲给别人听,即以教为学,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之一。
6、读书的习惯
固定时间、固定节奏,尽量让自己多看到书,暗示或者提醒你去阅读。
二、 教程各自的特色
当然,除了这些共识,这些教程都带有一些个人特色或者说偏好,这跟作者的工作背景、个人经历、日常安排有关,因此并不是人人适用,需要结合个人条件去判断与选择:
「分答」的产品总监朱晓华在他的「职场高效读书法」里主张要尽量用手机APP而不是来看书,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的阅读时间都是比较碎片化的,可以充分享受到电子书翻页更快、整理笔记更容易、还可以全文检索的好处。从这方面来讲kindle并不是最合适的载体,我现在已经改用他推荐的「多看阅读」这款APP。
「罗辑思维」前策划人李源则认为「泛读」 是个伪命题,他认为获得信息最有效最快的方法是利用网络引擎进行搜索,选书要建立知识树的概念,自己选中的每一本书都要精读。他提出了两种独特的读书方法,一种是像看风景一样饱览全书的「独木舟精读法」 ,一种是从全书三分之二开始读的「核潜艇精读法」。
OTCBTC网站的创办者Xdite郑伊廷则发明了一种依靠16格笔记模板来读书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提出一个核心问题,据此看书找答案,过程中以16个关键字来迅速提炼主旨,最后总结出不超过五个要点。下一篇的实战里我也会用到这个模板。
春藤公学的PAB学习法感觉学生党特别适用,其中建立自己的批判性问题库的建议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样每次你读一本书的时候,都可以从中间挑选合适的问题,带着它们进行阅读和思考。「名师」兼「网红」 许岑以及润米咨询创始人刘润则强调了在高效学习里名师的作用,自学如有存在的疑惑,可以找领域内的大牛集中请教,这也是迅速入门某个领域极其重要的方法。
刘传的「千古刘传认知学习」主要走的是学术派路线,我不会说我有好几次听歌中途差点睡着...但讲的的确比较透,从认知原理讲到科学基础公理再讲到科学学习方法,干货比较多,当然很多已经超越了高效阅读的范畴。
其他几位作者的教程与上面提到的都有些相似之处,具体就不再展开了。
三、写在最后
总之,结合自己的阅读场景、需求以及作者的背景特长来考虑购买相应的教程是比较划算和有效的途径,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那么最重要的问题来了,学完这些课,具体该怎么上手实践呢?
我会在下一篇文章里,介绍一下自己怎么整合和提炼这些教程中提到的方法来练习高效阅读的,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