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焦虑症

in #cn7 years ago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来,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进入了一个庞大的社交网络圈子。从我的塞班手机开始,Twitter(彼时还未被封)、饭否(已死)、微博开始占据我的app列表。2009年5月加入twitter和facebook,2010年注册了微博,饭否死过很多次,注册时间已不可考,2012年9月6日发布了第一条instagram照片。那会儿正值高考前夕,我每天回到家都会抱着手机刷twitter和微博好几个小时。微博记录了我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twitter满是中二时期的我对政府的吐槽。facebook跟风注册,难用无比,账号暂时弃置。后来因做电商的缘由继续使用fb,我发现我错了,fb比我当时想的还要更难用些。旺季之后官方一把大刀把我的账号给封禁了,没有给出任何理由,申诉了三遍没有任何回应,对我的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

跑题了,回到社交网络上来。2012年微信的大爆发,至少在我身边,100%都用上了微信,以至于我有段时间甚至忘了没有微信之前我们是如何社交的。每天发几条朋友圈,刷几次朋友圈成了保留节目。抖音和快手且不说,身边玩的人少,就说体量最大的微信和微博。QQ是我们这一代人一起成长的社交工具,打开QQ一看(现在已经长期用TIM了),原来我的Q龄已经16年了。打开群列表,从小学到大学,一个都没有丢失,虽然已经没有聊天记录,里面的人头像也几乎全灰,但这也证明了那个圈子曾经存在过。真实身份以外的群,十数个兴趣群依然活跃,每天都有几百个人在聊天,也可以随时插进任何一个话题里。

相比之下,微信的微信群创建不费一点门槛,甚至不用通过请求,对我来说过多的群都是打扰,只有两个群是没有开启群聊免打扰的。微信遵循极简主义,软件常驻在任何一部智能手机里,用户没有了在线/隐身/勿扰/离线的状态,所有人问所有人,打开软件便是你所有的聊天小窗,下方第三个图标永远有一个小红点。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从20岁到40岁,每隔一分钟就会掏出手机,打开微信,然后点开某个聊天窗口,返回,点开下方那个小红点,刷刷刷。我曾经也是这样的人,有天我装了一个app,叫做不做手机控,记录你每天使用app的时间和频率。记录了几天后,我任意打开了一天,惊讶地发现,一天之内我花在微信上的时间累计100分钟左右,与虎扑不相上下,次数高达200次。花在这两个app上的时间,已经足够我读几章书了,或者上一节编程课。去年我刻意减少了发朋友圈的次数,一年下来的朋友圈数量不到60条,今年要把刷微信的时间压缩得更少。碎片时间就是这么花掉的,累计起来就是个非常大的数字了。

微信已经渗透进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交用微信,支付也用微信,甚至还有各类生活服务,比如/社保/医保卡、生活缴费、吃喝玩乐。腾讯干脆在微信里内置了一个京东。财务危机问题出现后,我会慢慢脱离信用卡,顺便把支付任务全部转移到支付宝上,除了不得不使用微信支付的场景,这样一来方便统计日常支出,也能区分开社交和消费。支付宝前年一头扎进社交里,想把一个支付工具硬生生做成社交工具,宣告失败后回到了自己的老本行上,倒是做得比微信更好。支付宝也有一系列的生活服务,对比之下,我其实更愿意在支付宝上面消费,毕竟支付宝就是专业的支付工具。

微信在2017年初发布了小程序,业界许多大家纷纷看好,世界震荡。然而事实证明没有引起什么波澜,高开低走的小程序慢慢消失在公众视野里。老实说有些小程序非常实用,我的星标列表里就有:小D词典,车来了精准实时公交,查地铁 三个使用率最高的小程序。2017年底,微信冷不丁地发布了小游戏,一下子小游戏 跳一跳 铺天盖地,俨然回到了当年打飞机和过年红包时代。微信总是能在特殊的时刻叫醒人们,提醒人们早已离不开微信,只要是一个现代人,智能手机——或者对国人来说,微信——已经成为了人的新器官。不知道还有没有记得,张小龙对好产品的看法(微信的价值观)是“用完即走”?

我已脱离微博许久,整个2017年都没有使用微博。高中和大学是重度使用微博的时期,那时候是微博做得最好的时候,吸收了twitter和facebook的优点,摒弃了一些无用的功能。那时候我每天都要发好几条微博,当时的微博还是按照时间倒序,不停地往下刷就能刷到上一次你看到的最后一条微博。完成了这样一个仪式以后便能安然入睡。还是在那几年,微博还叫新浪微博,logo下写着一行小字:测试版,避开了饭否的下场。因为一些事情,政府加强了对国内社交网络的监管,我偶尔会在法律的边缘试探。除此之外,我在微博留下了我的整个青春期,偶尔翻看心里会泛起涟漪。

后来不知是哪一年,也许是2011年,也许是2013年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微博进行了一次大改版,丑得我眼睛都快瞎了。那会儿还能接受,硬着头皮用吧,再后来timeline里加入各种广告,timeline默认变成了所谓的智能排序,评论/私信/赞的系统一团糟,手机端上关不掉的锁屏推送,彻底把我惹怒了,一气之下卸载了微博,再也没有安装回来。后来我通过各种途径,继续听着微博用力作着独一无二的死,买热搜成为了潜规则,愈来愈烈的营销风气,营销号抱团,跟风做起问答类服务,一个问题2000元,听一个答案5元,从头到尾透露着浓郁的铜臭味。twitter说不上多好,但是有着干净的app端和网页端界面,不去找不会主动骚扰你的广告,没人能买的热点,自由的言论环境(仍有监管),都是我喜欢的点。身边的朋友使用微博是大部分,但我却没因此离开社会热点的讨论。根据媒体蜈蚣理论,最后一环永远都是微信,所以我即使不去主动追踪,这些热点都会传到我的设备里。这下倒挺好的,微信先帮助我筛选了一遍热点,感兴趣我便看,不感兴趣就走开,主动权把握在我手里。

我是一个患有社交网络焦虑症的人,像许多人一样不点开微信的小红点就浑身难受,但至少我已经走出了第一步,脱离了微博的巨网。现在仍驻扎在我手机里的社交工具还有:微信、QQ、twitter、instagram,虎扑如果也算社交工具的话,也算进去。前两者是我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法脱离开,只能在使用时长上尽量减少;twitter和instagram是我与互联网(有别于局域网)连接的途径;虎扑是我的兴趣点,但是我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其中的闲聊板块步行街里。直面我所遇到的问题,我不能早睡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些app。用得好能给生活带来乐趣,用得不好能把我的生命消耗殆尽。

Sort:  

融入又何尝不是好事呢,社交网络也有积极的一面

赶上好时代

Congratulations @rayleigh! You have completed some achievement on Steemit and have been rewarded with new badge(s) :

You got a First Reply

Click on any badge to view your own Board of Honor on SteemitBoard.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SteemitBoard, click here

If you no longer want to receive notifications, reply to this comment with the word STOP

By upvoting this notification, you can help all Steemit users. Learn how here!

Congratulations @rayleigh! You received a personal award!

1 Year on Steemit

Click here to view your Board of Honor

Support SteemitBoard's project! Vote for its witness and get one more award!

Congratulations @rayleigh! You received a personal award!

Happy Birthday! - You are on the Steem blockchain for 2 years!

You can view your badges on your Steem Board and compare to others on the Steem Ranking

Vote for @Steemitboard as a witness to get one more award and increased upv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