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上海,小時候住在石庫門房,弄堂裏面。
那個年代上海的住房條件很差,爺爺奶奶住樓下,我們住閣樓。
讓我一直記得的是,陪奶奶逛菜市場,學名爲農貿市場。
那個時候是露天的,一條馬路不能開車,很多人,早上有早飯,有騎着自行車來買早飯的爸爸,有去學校路上順便吃早點的媽媽和孩子。
下午有點心,四點多開始,大家下班回家買菜燒飯,那個時候沒有太多的娛樂,這樣的生活也成爲了規律。
菜市場裏面很髒,因爲中國吃很注重新鮮,所以雞鴨魚,都是活的,現場殺了賣給你。
如果沒有記錯,應該還有專門幫你殺家禽的攤位,一直有一股開水燙雞毛的臭味。
那時沒有相機,也不會拍照,網上找了幾張照片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115/20/6748870_164619734.shtml
十多歲我移民去了巴黎,住在巴黎市郊所謂的富人區。
才真正懂了,小學課本裏所說的帶着家人去趕集。
巴黎一般家庭,都周六(因为周日超市都不开)去大型超市買菜,歐尚,家樂福,一大車,夠吃一周。
每個街區,每周會有兩個早晨有集市,早早的,陸陸續續很多商販開着貨車,卸貨擺攤。
每個攤位都是固定的,吃的用的應有盡有。
當然每個街區的集市都不一樣,富人區,那就東西新鮮,有機東西更加多一點,東西精致一點。
我喜歡去趕集,又多了一個原因,因爲在集市裏,人都很友好,特別是對孩子,會經常給我塞東西吃。
會過日子的媽媽,會在中午快收攤的時候去,很多攤位的小販都開始半賣半送。那時候還用法郎。記得收攤的時候,3個小蹄髈20法郎。。。
和現在比,哪裏去買1歐一個蹄髈。。。
這應該是最具有法國人引以爲豪 art de vivre 代表了。熙熙攘攘,大人小孩,周末早晨去趕集。
就算不買東西,聞聞味道,聽聽聲音。看他們擺攤的藝術,蔬菜的顏色搭配,從上到下,紅的綠的黃的。就是能引起人的食欲。
每個周六,只要不下雨,我們一家都會去。漸漸的就成了習慣,成爲生活一部分,去法國任何地方度假,集市也是必須去的,慢慢的也就覺得很平常的。
但是偶爾去別的國家度假,才會發現法國的 art de vivre 的好。
来纽约前 聽說union square也有一個有機集市。 本来蛮向往的,可是来了以后 发现还是和巴黎相差蛮多的。 不说东西好坏 或者贵和便宜。 只是那里更加像一个景点 而不是像法国每个街区 居民来唠唠家常 买点菜的地方。
很热闹的集市
恩 气氛很好 喝一杯咖啡 吃一个羊角面包 在人群里挤来挤去。 想象着当天晚上桌上会有什么佳肴。 :)
照片分隔一下會比較好看。
done! O(∩_∩)O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