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安仁每年的元宵节无论城乡,家家户户,都磨米琢米塑——鸡婆糕。寓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闲时,人们结婚嫁女、做寿、小孩子月满也要做米塑作为礼品赠送亲邻好友以示庆贺。
本来老祖宗发明的这门手艺一直在传承,是一种独特的乡土文化习俗。近些年,劳力过完年就外出务工,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米也磨不了,慢慢地这手艺就要消失了。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2012年县里给米塑申遗,从而安仁的元宵米塑被列为湖南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现在每年都会举办这种纪念活动来进行宣传弘扬。
米塑的制作流程细而不繁:
一是挑选上等晚稻籼米和糯米;二是将米碾成粉末再过筛;三是将少量过筛的米粉加水蒸熟,然后与干米粉加水混合反复搓,制成粉坯;四是将粉团塑成各种动物或植物形状;五是上色,又叫“画龙点睛”;六是用蒸笼或鼎锅蒸熟。可即时吃,也可冷却后加热。加热的方法随意,可蒸可油炸可火烤,味道独特而令人回味,既可饱口福又可饱眼福。
制作时,先天就浸好米,糯米粘米三七开。糯米多了,捏好了,蒸熟站不起;糯米少了,冷了之后会开裂。我们小时候一般十四大早就开磨,没磨的人家用臼冲。臼冲的先过粗筛,再过细筛。筛过的米粉还是没磨的细嫩爽滑。磨的水汽重,上不了手。有一个巧妙的办法:用稻草烧出干灰,垫在包好的米浆底下,吸上几次就好了。
“琢鸡婆”,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喜欢的节目。我家往往在迎着大门吃饭的矮桌上铺开了场面。还记得多年前那场景:
爸爸一声令下“琢鸡婆啰”,一家人都丢下别的事情,喜笑颜开地挤了上来,大人还是让着小孩,留个空档让我们站着。
奶奶先立个规矩:“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不准离开桌,不能用来打泥仗,打了泥仗的就不能吃。”我们规规矩矩的站着,手捏一坨米粉,瞅着奶奶一比一画,很快就捏成了一只小鸡,放在手心端详一番,不忘送到灶屋给准备蒸笼的妈妈看,一边兄妹还要争吵一番:
“我捏的是公鸡,尾巴翘起,还会打鸣呢。”
“我捏的母鸡会下蛋,蛋该我吃。公鸡催你起得早,挑水舂糠都该你了。”
母亲看我们吵开了,赶快圆场:“都吃都吃,长大了都帮我舂糠,勤快努力都有吃”
“琢鸡婆”,本身寓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所以一家起码要做几十只,还要做猫做狗做猴子,手艺好的人家把十二生肖都做全。红色用一品红,黄色用栀子泡水,眼睛则用菜籽按上去。琢好后,有的用红绿丝线串成一挂,有的用竹签插起来,方便使用。第一锅蒸出来,先放香案上敬神农,敬完才可以开吃。正好不冷不热的,吃起来既有嚼劲又有自然的香甜。我们小孩子一边吃,一边迫不及待往禾坪奔,炫耀自己家的有灵性,够好看;大人也互相窜门子,品评你家我家的优缺点。琢鸡婆究竟麻烦,够五六十只后,剩下的米粉团成米粑,饱一家老小元宵节的口腹之欲。也留些供出节之后送亲戚,“鸡婆糕”就成了元宵节的特定礼品。
我的舅妈是远近闻名的刺绣好手,更是“琢鸡婆”的高手。她做的鸡婆栩栩如生,表哥送过来,我们总舍不得吃,挂在楼底下,风干得象泥塑的一样。
据说,我们安仁的老前辈周轻鼎和周国桢之所以能 成为雕塑大师,与从小捏“鸡婆糕”有关。可见传承这一手艺还是很有意义的!
我是贺庆媛,退休老太太。欢迎关注交流。
做的太漂亮了
谢谢点赞!
工艺还是比较繁杂,除了材料的准备,做出来的动物一定要像,小孩子一定非常喜欢
是的,还是有技术含量。小孩子最高兴,有玩有吃。
看到
安仁
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成都的安仁古镇
。去过那里的
建川博物馆
博主可能会对那里很感兴趣
推荐博主有一天去另一个
安仁
看看。我这是湖南安仁县,当我知道成都也有个安仁时,心里在猜想,会不会是“湖广填四川”时从这去的人。😂 😂 😂还真想去看看。
@hqy 每当贺老师提到“鸡婆糕” - 我就不禁想起,为啥要命名为“鸡婆糕”?是不是那个做糕的人很鸡婆,才会取这个名字……
这个名称,我想可能有如下原因:元宵过后家家开始孵小鸡了,农耕时代鸡是主要的营养供给者,甚至经济来源也靠它,人们企盼能顺利养窝鸡;“鸡”谐“吉”;较其它动物容易“琢”些。
贺老师解释的很棒,学习了 :)
好漂亮
还好吃。
贺老师好~这个叫做米塑的糕点我还真是第一次看呢,捏出的动物好生动形象,不染色的时候,白白净净,只点上眼睛的时候也很好看
谢谢分享
是的,我也喜欢素色的。黄色还好,是桅子泡的水,红的绿的是所谓一品红一品绿,不知是什么原料,不敢吃。
颜色鲜艳,色素也高,我一般也不敢轻易尝试。白白的好
长见识了,以前见过,原来叫米塑。捏成各种造型,好漂亮。绝对是值得发扬光大的一门好手艺。
是的,应该实实在在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