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這名字,在華人世界無人不識,而且歷久常新。王菲唱的《但願人長久》固然是當代家傳户曉的歌曲,「蘇氏三父子改英文名」的網絡笑話很多人都聽過,電視台亦一再拍攝以蘇東坡為題材的劇集。去年我亦在不同的課程或講座裏遇上蘇軾的名字及著作,所以早前逛書店看到這本《蘇軾的心路歷程》,就對這題目非常感興趣。
很多人都知道蘇軾經歷兩次貶謫,又多次自己請求外調,所以曾到過很多地方當官,波折的宦途讓蘇軾留下了很多文學作品及民間故事。此書貫通文學、史學以至地理,兼採詩詞、官方文獻及各式史料,加上蘇軾之家人、朋友以至政敵之各種記載,從海量不同角度的資料裏抽取與他有關的記載並串連起來,立體地重組蘇軾的一生。作者在講解蘇軾經歷之時,又經常對照其詩詞作品,一方面讓文學作品與歷史資料互相印證,同時也幫助讀者更深刻地體會其文學創作背後的心境。
作者對蘇軾非常崇敬,行文用字上經常讚揚蘇軾,雖然蘇軾確實是一代忠臣,但此書的部份語句仍讓我感到有點兒不太自然。在個別情況下甚至影響了分析的客觀性,例如在第五章評早期詩作《初發嘉州》,當時蘇軾準備初次上京,作者認為詩中的「往意浩無邊」並不是比喻蘇軾眼前赴京的前程,而是指「往後他的事跡與思維在中國史上所可能產生的深遠的影響」,這觀點又未免有點過火吧(作風務實的蘇軾又怎會輕言自己影響歷史發展?)。不過綜觀全書而言這樣的例子不多,我認為可以接受及理解,畢竟若非作者極為尊崇蘇軾,就很難有魄力支撐自己從浩瀚如海的各種文獻中篩選出相關史料,串連起來並勾勒出蘇軾的心路歷程,寫成這本精彩的作品。
臺北故宫網站上可看到蘇軾的《寒食帖》。當時蘇軾因中國史上首個文字獄「烏臺詩案」而被關入天牢數月,獲釋後被貶至黃州,在寺院東面一塊山坡耕田,自此自號蘇東坡。
作者多番為蘇軾感到惋惜,他正直及敢言的為人令他招致不同黨派的敵視,兩面不討好的情況下最終未能施展抱負。我則認為我們也不能將政治看得太理想化,尤其是在黨爭異常劇烈的宋代,沒有可能單憑一人的忠言就能扭轉整個時代的困局,必需要更有組織及策略才能糾正歪風。更讓我感到惋惜的是當時士人對蘇軾的讚譽未能連結成更實質的力量,去撼動把持朝政的短視之徒。從另一個角度,這亦是作者多翻強調的儒家思想缺點的一個結果------士人往往遇上政途失意就選擇退隱,令反對聲音無法在朝廷上形成抗衡勢力。
愚見認為蘇軾之所以從古到今人氣高企,「在情」是因為他在各地任職時幫助大眾解決很多民生問題,又懂得樂天知命地面對仕途的不如意,在各地留下不少「貼地」的功蹟與趣聞;「在理」是因為他堅持仗義敢言,不為官場黨爭及個人私利所蒙閉,勇於指出新舊兩黨的問題。縱使他沒能改變宋朝衰落的命運,但是他散發出的光芒卻讓幾百年後的我們自慚形穢,而他的經歷亦反映了不少中國文化裏需要正視及糾正的問題,給我們上了非常寶貴的一課。
Posted from my blog with SteemPress : https://hkxforce.net/wordpress/5931
Congratulations @hkxforce! You have completed the following achievement on the Steem blockchain and have been rewarded with new badge(s) :
You can view your badges on your Steem Board and compare to others on the Steem Ranking
If you no longer want to receive notifications, reply to this comment with the word
STOP
To support your work, I also upvoted your post!
Vote for @Steemitboard as a witness to get one more award and increased upv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