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道先生的真实身份是中国规模最大电信中立IDC运营商世纪互联数据中心的创始人、董事长陈升。当谈及区块链时需要他创新、颠覆、激情澎湃,他更喜欢用「元道」这个名字。元道先生很早就关注比特币的发展,并且在2013年开始关注比特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
2014年初,他开始联合官产业界有识之士布局区块链产业,并且率先提出将「Blockchain」翻译为「区块链」,开国内链圈发展之滥觞。在中关村管委会的支持下,2016年世纪互联作为理事长单位发起成立了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
对于区块链,他想得早,想得多,看得透,有些问题他的思考确实令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此次与元道先生对话的嘉宾是CSDN 副总裁孟岩先生,目前负责 CSDN 内容、社区和区块链业务。本文来自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ID:blockchainallinance),经授权,为元道先生与孟岩先生对话的合集。
文/元道、孟岩
01
Token不是代币,是通证
孟岩(以下简称孟):我在与人交流区块链发展前景时,被问得最多的问题之一是,搞区块链除了炒币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玩法?换一个问法,区块链可不可以没有币?这其实是一个牵涉极深的问题。您怎么看?
元道(以下简称元):没错,这个问题其实是区块链的一个核心问题。区块链发源于比特币技术,但大概在2014年的时候,金融科技界和IT界专家将区块链这样一种比特币支撑技术抽离出来,单独立论。这自然就引起了链与币的分合之争。对于这个问题,自然形成两种看法,一个是认为可以分,比如Linux Foundation、IBM 支持的Hyperledger,另一个是认为链和币不能分家。
孟:技术上是可以分家的。Hyperledger内几个项目缺省就是没有代币的,它也仍然是如假包换的区块链,所以区块链当然是可以没有币的。反过来,腾讯的Q币,以及我们CSDN发行的C币,当然也不是区块链上的代币,因此链币可分,从技术上来说是无可争议的。但是从业务逻辑上来看,如果区块链上没有币,到底它还有多大价值?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元:讨论问题,首先要把词汇表定义清楚。今天有两个意义不同的词汇被模糊混用,其一是cryptocurrency,一般译为「加密数字货币」,简称为「数字货币」。其二是「Token」,被广泛译为「代币」。平时口语之中,经常只说「币」字,比如说:「你的那个区块链应用发不发币?」那么究竟这里的「币」是「加密数字货币(cryptocurrency)」,还是「代币(Token)」?语义模糊。
实际上这两个东西是不一样的。加密数字货币起源于比特币,它的目的就是作为互联网支付的货币。而Token是怎么来的呢?我们搞网络的对这个词都不陌生,在网络通讯中,Token的原意是指「令牌、信令」。
孟:是的,我记得是在以太网成为局域网的普遍协议之前,IBM曾经推过一个局域网协议,叫做Token Ring Network,令牌环网。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轮流传递一个令牌,只有拿到令牌的节点才能通讯。这个令牌,其实就是一种权利,或者说权益证明。
元:非常正确。区块链的Token被广泛认识,归功于以太坊及其订立的 ERC20标准。基于这个标准,任何人都可以在以太坊上发行自定义的Token,这个Token可以代表任何权益和价值。现在用Token来作为代币权益证明进行ICO是一个普遍的做法。由此我们也认识到,其实加密数字货币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Token。
在一个可以运行Token的平台上发行加密数字货币,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但是直接把Token译为代币,肯定是错误的。把 cryptocurrency 译为「加密数字货币」,繁琐归繁琐,意义倒还准确,而把Token 译为「代币」,可以说是大错特错的。因为Token 所代表的,可以是一切权益证明,岂止于货币?恰恰相反,Token 的实际落地,非「代币」类的应用恐怕会远远走在代币前面。
比如比特币,中本聪是想让它成为支付货币,但是现在它变成了一种数字资产,并没有发挥通货的作用。强调「代币」,名不副实,反而引发货币主权等一系列棘手难题。因此我反对把「Token」翻译为「代币」,而且态度十分坚决。即便这种翻译已经约定俗成,我们也要坚决把它改掉,不容姑息。
孟:我有同感!将Token译为「代币」,弊端非常大。Token可以代表各种权益证明,但是唯独要代表货币,最终还是需要国家授权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加密数字法币。我最近读了一些介绍货币发展思想的文章,有一个观点特别引起我的注意,就是德国经济学家南普认为,货币,特别是信用货币,从一开始就有权力介入,所谓「货币在市场交换中自发形成」的观点,恐怕只是一种浪漫的幻想。
实际上,货币即权力,货币即政治,货币权力必须属于国家。所以 Token代什么都容易,就是代货币难,没有国家的授权和支持,所谓「代币」只是自欺欺人。而Token是实实在在的,今天就可以用起来。所以我们需要Token的一个更合理的译法。当年您把 Blockchain 译为「区块链」,获得了普遍认可,今天我想提出一个建议,就是把Token 翻译成为「通证」,意思是就是「可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您觉得如何?
元:很棒的翻译。我也有一个备选的翻译,叫「通卡」,跟Token 更谐音。不过我更喜欢你的这个译法,不如下面我们就用起来。你刚才说得很对,通证有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第一是数字权益证明,也就是说通证必须是以数字形式存在的权益凭证,它必须代表的是一种权利,一种固有和内在的价值(Intrinsic value)。
第二是加密,也就是说通证的真实性、防篡改性、保护隐私等能力,由密码学予以保障。每一个通证,就是由密码学保护的一份权利。这种保护,比任何法律、权威和枪炮提供的保护都更坚固、更可靠。
第三是可流通,也就是说通证必须能够在一个网络中流动,从而随时随地可以验证。其中一部分通证是可以交易、兑换的。事实上,通证可以代表一切权益证明,从身份证到学历文凭,从货币到票据,从钥匙、门票到积分、卡券,从股票到债券,人类社会全部权益证明,都可以用通证来代表。
孟:这个想象空间太巨大了!人类社会的全部文明,可以说就是建立在权益证明之上的,所有的账目、所有权、资格、证明等等,全部都是权益证明。
之前我们区块链圈子有人说,过五十年、一百年回头再看今天,物联网可能只是新文明到来之前的一段小插曲,一个新世界的社会基础设施的构建时期,真正重要的事情是区块链。但是听您这么一说,我觉得其实真正重要的事情是通证,区块链作为后台技术支撑通证的运行。
元:是最佳平台。
孟:我自己的观点,通证是区块链最具特色的应用,不发token,区块链的魅力和威力就大打折扣。实际上,不发通证的区块链,比一个分布式数据库好不了多少,完全犯不上这么大阵仗。
元:同意。但是我想再强调一下:区块链是新世界的后台技术,而通证是新世界的前台经济形态,两件事情完全独立,两件事情同样伟大。
孟: 这个提醒十分重要。事实上通证确实可以运行在非区块链的平台上。从某种意义上说,Q币,游戏币等等,都是某种原始的通证,它们都是数字化的权益证明,但是没有密码学的应用,流通上也受限制,但它们现在都运行在中心化的系统里,大多数运行的还可以。
未来如果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也有可能不是在区块链上运行,而是在央行的数据中心里运行。因此通证并不一定要跑在区块链上。但是另一方面,至少对于今天区块链圈子里的人来说,如果一个通证不放在区块链上,我对它是缺少几分信任的。
元:我也是如此,但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区块链为通证提供了坚实的信任基础,它所达到的可信度,是任何传统中心化基础设施都提供不了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经济学人》一语道破天机,把区块链称为「信任的机器」。我们这么来分析:
首先,区块链是个天然的密码学基础设施,在区块链上发行和流转的通证,从 DNA 里就带着密码学的烙印。如我刚才所说,通证代表着权益,而密码学是对权益最可靠、最坚不可摧的保护。这个宇宙里还有什么力量在保护权益方面比密码学更强大的吗?没有了!就算你燃烧整个星系的能量也破解不了一个强度足够的密码。所以区块链上的通证天然就是密码学意义上的安全可信。
其次,区块链是一个交易和流转的基础设施。通证之「通」,就是要具有高流动性,快速交易,快速流转,安全可靠,而这恰恰就是区块链的一个根本能力。有人说区块链是互联网 TCP/IP 之上的价值交换协议。不管这种说法是否全面,它至少准确的把握了一点,区块链天然就是最适合于进行价值交换的基础设施。
第三,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这使得人为篡改记录、阻滞流通、影响价格、破坏信任的难度大大提升。注意我的用语,我并不认为去中心化可以完全杜绝人为操纵,只是加大了这件事情的难度。
比如今天我们已经知道,2013年比特币价格的暴涨,背后有人为操作和炒作。今天比特币的暴涨是不是也有这种操作?恐怕也是有的,这不是基础设施的去中心化可以解决的,因为问题出在人的脑子里。但是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以及越来越多的通证出现,至少使少数人长时间操纵市场变得越来越困难,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
第四,通证要有内在价值和使用价值,而区块链通过智能合约,可以为通证赋予丰富的、动态的用途。以太坊的创始人将智能合约视为区块链「全球计算机」上的程序,这固然是很高的见解,但是我们也要想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程序有必要跑在这台全球计算机上?我们聊天、玩游戏、听音乐、写博客、上网的程序有必要放在区块链上吗?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
有必要放在区块链上的程序,目前看就是涉及价值交换、权益管理之类的应用,或者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涉及通证的应用。所以有了智能合约的区块链,将围绕通证创建出极其丰富的应用来,这些应用将使人类社会超越互联网,超越数字生活,在新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中重塑数字生命。
孟:所以可以说通证虽然与区块链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但是彼此之间是最佳拍档。
元:是的,两者同样伟大,互为前后台。但一定要我比较比较,我甚至觉得通证的意义比区块链还重要。
02
泡沫不必过虑,欺诈不可姑息
孟:元道先生,我知道您近期在国外的时间比较多,对国内区块链圈子这几个星期发生的事情,不知是否充分了解?
元:在微信里都看到了,都沸腾了。
孟:沸腾了是正面说法,依我说是几近癫狂。尤其进入元旦这一周,传统行业和大资金开始捧钱跑步进场,我感觉人人在谈区块链,家家在攒白皮书,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所有人的心态都是争先恐后,唯恐踏空。还没进入的懊悔自己动作慢了,没拿到钱,已经发过链的懊悔自己行动早了,没拿到大钱。按照这个速度,今年年中就会出现万链齐发的局面。泡沫啊,元道先生!
元:今年围绕区块链的投资、炒作和投机,会上升到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高度,这是意料之中。像区块链和通证经济这么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和生产关系变革,必然会激发巨大的浪潮,不必讳言,必然会催生巨大的泡沫,而且恐怕不止一次。反过来说,也只有山呼海啸的浪潮和泡沫,才配得上通证这件事儿。
泡沫不是好事,但也不全是坏事,至少经过这一轮泡沫的洗礼,没有人再把区块链和通证当成儿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真对待、认真思考了。要知道大多数人是不愿意动脑筋去分析判断的,眼见为实。我们做再多对话,写再多文章,讲再多道理,对他们来说,不如活生生被泡沫冲击一次。
但另一方面,一定要把围绕正常区块链项目产生的「健康的」投资泡沫,与欺诈、传销等违法项目区分开。我们毋庸讳言,区块链通证的应用场景天然接近金融,很容易被用来搞诈骗和欺诈。
今天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三无项目,无应用场景,无技术团队,无业务逻辑。对于这种项目及其背后的人,我们这个行业里的人应该比圈外人更加痛恨,因为他们破坏了区块链这个招牌,严重阻碍了区块链在中国的发展。监管当局应该出手严厉打击。
你我在这个行业中,对此要有戒备心、敬畏心,严格自律,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不要动作变形。
孟:国外的情况怎么样?
元:同样热火朝天,也有巨大泡沫,但相比之下规矩和分寸还是要多一些,多数人,套用你刚才的话,有条件就上,没有条件就再想想。发达国家毕竟有一个久经考验的诚信体系兜底。就我目前看到的项目来说,国外区块链项目的质地显然好于国内,随着万链齐发之势形成,人才缺口会进一步加大,国内区块链项目的平均质量恐怕还会面临一波断崖式下跌。
孟:除了诚信体系、人才之外,监管方式的不同恐怕也是一个原因。监管贵在态度明确,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如果搞得整个行业都精神紧张,随时担心达摩克利斯利剑的落下,却又不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那大家就都不太敢做长期打算,而倾向于短期行为。整个行业走向半地下,冒头的必然是胆子大、路子野、有绿卡无底线的那帮家伙。我非常担心这个行业还在青春期就开始黑化。
元:确实应该改进监管的方式。因为我看到整个区块链行业正在进行一次意义深远的动力切换。
孟:什么样的动力切换?
元:你刚才不是说,现在传统行业和主流资金正在跑步进入区块链吗?这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全球皆然。而这个情况持续下去,不出一年,区块链产业的游戏规则将被彻底改变。
孟:很有意思,您能否具体解释一下。
元:不管我们是否承认,此前区块链和加密数字货币的发展,基本上是「炒」起来的,币价上涨引发资金追逐,从而进一步推高币价,就是个泡沫游戏,这是个事实,不要不敢面对。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区块链和加密数字货币的意义,而且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金融学家和投资家都开始加入讨论,围绕比特币和区块链,他们已经发表大量漂亮的文章,从货币理论到投资哲学,从经济思想到宗教起源,从宇宙真理到天地玄黄,实在是深刻极了。
但是科技革命,光写文章就可以了吗?请问区块链真正在什么行业里实实在在用起来了吗?在哪里大规模降低了交易成本?帮什么人大幅度提升了协作效率?
几乎一个例子都举不出来。这是为什么?真的是像某些人说的,区块链根本是个伪创新吗?通证只能用来炒作欺诈吗?当然不是。根本原因是主流经济力量尚未大规模进入区块链!
到目前为止,所谓「币圈」的主流是什么人呢?大多数都是在传统主流经济中的「边缘人」。这些人头脑灵活、动作敏捷、敢于冒险,抢先一步冲入区块链的新大陆,他们非常了不起,功劳巨大。但是有一点,这些人在传统的经济体系里,绝大多数既没有资金,也没有资源。
我认识很多「币圈」人,很多人非常年轻,还来不及积累足够的社会资源和社会阅历,就一把抓住了区块链这支一飞冲天的火箭,「币」是他们拥有的第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币」是他们从事的第一份高回报的工作,除此之外其实他们一无所有。
但问题是,币也好,通证也好,它只是资源和权利的凭证,是一个符号。它是虚的还是实的,有没有内在价值,要看它后面是不是有实际的资源对应支持。可是大多数「币圈」人有什么资源来支持他们的「币」呢?有的人还有点技术,更多的人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他们不炒空气炒什么呢?我看到很多新的项目,一上来就声称要解决某个行业的大问题。
先不说有一多半项目连业务逻辑都没理顺,就算场景靠谱、逻辑顺畅,你的行业资源在哪里呢?没有行业资源也没关系,你告诉我怎么聚集行业资源也可以。如果资源也没有,办法也没有,你的区块链项目凭什么可以落地?你的通证有什么价值?
俗话说「莫欺少年穷」,创业者谁不是赤手空拳甚至赤身裸体,但有什么关系。虽然贫穷,但是充满进取心、侵略性,掌握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就有机会赢得整个世界。我看到很多年轻的区块链创业者,满怀信念和创新激情,敢想敢干,令人钦佩。只要路子正,没资源,资源会走过来;没人才,人才会投奔过来。对于这样的创业者,我非常看好。哪怕一开始他们的项目虚一点,未来资源到位了,不就实了吗?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还有很多所谓的「创新者」,从一开始就没想着要「脱虚向实」,他们每天想的就是怎么制造一个又一个的消息操纵币价,怎们编出一个又一个天花乱坠的创新来迷惑大众,怎么利用监管的缺位,挥舞资金拉盘护盘,「收割韭菜」……玩得不亦乐乎,还自以为是人生赢家。
他们喊出各种口号,试图证明毫无价值支持的币也可以永远上涨,试图把空气币说成是「区块链新经济模式」的特权。很抱歉,我是经历过第一次互联网泡沫崩溃的人,这些胡言乱语我一点都不陌生。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些都是扯淡!
区块链和通证经济依靠炒作,走不了多远,而且必然会遭到极其惨痛的打击。我实在想不明白,如果你真的相信区块链是一个几万亿级、几十万亿级的创新革命,你自己却满足于从炒作和欺诈中套个几千万或者几亿,然后下半辈子蹲在监狱里,或者最好也不过是隐姓埋名,躲在天涯海角,请问这条路就那么有意思吗?
我们搞区块链和通证经济的人,一定要亮明态度。有些人有糊涂思想,觉得这些炒作者对于区块链还是有贡献的,担心如果没有他们,区块链的发展态势会受挫。这件事情一定要脑子清楚,这些害群之马是中国区块链发展的大敌,他们所带来的的关注和所谓的繁荣,是短期的、病态的。不加制止的话,最终会误导公众的判断,误导政策的走向,误导整个中国区块链产业的发展。
最近《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中国要抓住历史机遇,如果因为这些人的胡作非为,导致中国丧失了区块链和通证经济这样巨大的历史机遇,那就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03
区块链新经济模式
孟:那么主流经济力量的到来将怎样改变这个情况?
元:所谓主流经济力量,无非就是传统世界里有资金、有资源、有技术的企业、组织和资本。他们可不是赤手空拳过来的,他们是捧着资源来的。他们的到来将彻底改变区块链通证的价值基础。如果说今天的币价主要靠炒,那么未来的通证,每一份的下面都有实实在在的产品、服务、资源和权益支撑。这样的通证,相比于空气通证,优势是毫无疑问的。只要相应的监管措施到位,我相信到时候一定会把那些劣质通证驱逐出去。
孟:这个事情什么时候会发生?
元:今年就会发生。大批传统主流经济力量进入区块链已成定局。他们更严谨、更成熟、更长远,关键是更有资源,这意味着他们捧出来或者支持的项目会跟以往大不相同。
我不知道你注意到最近的一个新闻没有,俄罗斯总统普金最近发起一个提议,建议金砖国家和亚欧经济共同体国家使用一种超主权的加密数字货币。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标志着以由国家背书的数字法币正在走向前台,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合作与博弈的一个新领域。国家是最大的主流力量,这个趋势一旦出现,就不可逆转了,无非是你走在前头引领它,还是跟在身后追随它,或是站在对面阻挡它。阻挡是阻挡不住的。
我相信不久之后就会出现官方数字法币、加密数字虚拟币、通证三位一体的区块链新经济模式。数字法币是由国家信用背书的官方数字货币,加密数字虚拟币是区块链信息基础设施,而通证则代表着最广泛的区块链应用。这样,不但通证背后的价值得以坐实,而且区块链通证在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协作水平、强化市场信号、优化组织关系等方面的颠覆性意义将得以显现。
我断言,今年大家就将大量看到这样的优质项目出现,当你看到这样的优质通证项目之后,你还会去选择那些靠撒谎、炒作和拉盘生存的项目吗?我相信市场会逐渐将劣质项目驱逐出去。
孟:您说的这种优质项目对于通证经济意味着什么?
元:我认为绝大多数、甚至全部这样的区块链项目都将是通证应用,2018年将是通证经济正式亮相的元年。大家将看到区块链通证的真面目,更多的人将大胆拥抱这一技术革命。
孟:如果真的如此,那真是中国区块链行业的福祉。不过这真的需要监管当局因势利导,需要我们的自律自重,希望谁都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孟:我明白了。但您为什么认为通证那么有意义?别人可能会说,你不就是把我原来就有的东西换了一个平台发吗?有那么大的意义吗?你想多了吧?
元:你这个问题已经触及到通证的核心了。事实上,当比特币价格暴涨的时候,当类似迅雷玩客币价格暴涨的时候,很多人都被触动了,都开始思考了,开始模模糊糊认识到通证这件事情了。据我所知,国内外很多企业都开始考虑发自己的通证了。
我们很快就会看到一批通证冒出来。但是很遗憾,大多数的人把主要关注力都放到了价格暴涨和各种暴富的传奇上,而通证的真面目被掩盖了。这是很可惜的。要知道,现在在国外有一个新概念叫「Token Economy」,翻译过来就是「通证经济」。什么叫通证经济?就是把通证充分用起来的经济。我觉得这是真正核心的东西。通证为什么那么重要?通证经济为什么能够带来新一轮数字经济革命?为什么通证可能会引发实体经济的又一次大升级?这才是关键问题。
孟:请详细解释一下您的看法。
元:这个问题需要更多人的讨论和分析,我这里介绍我的几点思考。
第一,供给侧,通证的供给充分市场化,高度自由,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机构都可以基于自己的资源和服务能力发行权益证明,而且通证是运行在区块链上,随时可验证、可追溯、可交换,其安全性、可信性、可靠性是以前任何方式都达不到的。所以每一个组织和个人现在都可以很轻松的把自己的承诺书面化、「通证化」、市场化。这是人类社会从来都没有的能力。
第二,流通速度,这是个关键。区块链上的通证可以比以前的卡、券、积分、票快几百几千倍的流转,而且由于密码学的应用,这种流转和交易极其可靠,纠纷和摩擦将成几百几千倍的降低。
如果说在传统经济时代,衡量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货币流转速度,而在互联网经济时代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网络流量,那么在互联网+经济的时代,通证的总流通速度将成为最重要经济衡量指标之一。当我们每个人、每个组织的各种通证都在飞速流转、交易的时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将完全改变。
第三,价格发现。由于通证高速流转和交易,每一个通证的价格都将在市场上获得迅速的确定,这个就是通证经济的看不见的手,它比今天的市场价格讯号要灵敏和精细几百几千倍,它将把有效市场甚至完美市场推到每一个微观领域中。
第四,通证应用,也就是围绕通证的智能合约应用。仅此一项,就可以激发出千姿百态的创新,它创造的创新机遇、掀起的创新浪潮,将远远超过先前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的总和。基于这四点认识,我坚信通证是将我们导向下一代互联网新经济的关键。
孟:非常有启发!我还愿意补充我的两个思考。
第一,通证经济将会是一个多价值尺度的经济,从而也将会有助于发展多价值尺度的现代社会。前不久听到一个消息,雄安新区可能会对其市民发放一种积分,用来奖励市民「良好」的社会行为,比如骑车上班,垃圾分类,等等。
第二,通证经济将极其有利于国家监管和微观社会管理。因为区块链这个后台设施将所有数据都原原本本的存档,追溯方便,无法篡改,无法抵赖,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极其便于主管当局实施监管。
更厉害的是,通证经济结合区块链「代码即法律(Code is Law)」的能力,可以将很多规范直接写到智能合约里。国家的管理意志将由密码学、智能合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基础设施来确保的实施,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元:确实,你补充的这两点也非常重要。真正的市场经济必须是监管良好的经济,没有监管的市场,将是黑帮横行、山头林立、四分五裂的市场。通证经济既能促进自由交换,又能加强监管,是市场经济的一次大升级,本质上是用密码学、用包括跨国界的开源开放超级电脑等未来信息基础设施来重新定义市场经济,它怎么会不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和本质的推动?它怎么会不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本质的改变?
人工智能,通证,区块链,这三个东西合起来,已经不是简单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化的问题了,而是人类文明演进和生命存在意义改变的问题,也就是我说的,过去20年数字生活驱动了互联网,未来20年数字生命驱动下一代互联网。
@felixfeng086, 我很欣赏你!
我也很欣赏你
Hi! I am a robot. I just upvoted you! I found similar content that readers might be interested in:
http://www.sohu.com/a/217778864_99928432
分享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