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Steem的認識可能要加強一下,否則你的意見聽起來有道理但仍很難跟真實的Steem相關聯。例如分類管理是什麼?你得用Steem的具體東西來說,否則就是一堆看似有想法但沒法討論的敘述喔... 一個很常見的提醒是:注意steem blockchain跟steemit the UI的區別,這是進階討論的第一步。
點讚勢必是未來討論的議題,這裡我先不談了。但一樣的提醒,點讚幾乎可以說是Steem一切精華之所在,現況有其價值跟必然性,你得先去理解現況是什麼,限制是什麼,才好說你看到的問題跟解方是什麼。你提的點讚方式我大約理解,但區塊鏈能處裡的通常不能太複雜,簡單又能解決問題的方是上策,這方面我也還在入門中...
看懂你分類的意思了,你是從人的層次去想的,其實就是community有規模問題,因為隱含人類的認知極限,人能夠認知的群體頂多到百人等級,千人以上勢必要有分群觀念,才好發展。這是對的,但又引出很多問題,群與群之間的連結怎麼辦?如果太弱,那還需要大群概念嗎?似乎群的分際應該是有個可以動態最佳化的機制,然後群群之間的連結也是,這樣有助於整個體系的健康與活化.... 但這說的有點太概念了....
與本講有關的是:群的適當分類,有助於解決確認行為主體這件事。而確認程度提高之後,也有助於群的運作...
不錯的結論。
謝謝幫忙整理,我對steem的blockchain運作了解必須下多點功夫去鑽研,只是有點奇怪,在steem發展這一年裡,都是從技術層面去開拓,可以用marketing的切入點去換換視角,你所想的動態最佳化機制就最理想了,等我再研究一下個框架!
現在發展中的ui看來不太好用,例如steepshot, dsound,dtube怎樣把人連起來?這些帳號更難分真與假~
儘管我滿腹牢騷,先著重在技術層面,而非行銷,我認為是對的。就像房子還沒蓋好就去賣,到時牆壁露出鋼筋,客戶不滿了,商譽就難以挽回了。
我想HF 20之後就是設計要大量on board新用戶了,到時候一定會有新的marketing的資源下來的。
steepshot, dsound,dtube這些都是ecosystem概念的自主開發apps,本來就不具備系統化考量觀點,有它們之後,它們因為利益,會push公司派就開發者的角度來改進區塊鏈等等各方面的問題,這對於未來更多開發項目是好事,例如目前大家登入都主要用steemconnect來做... 某種程度上,每個app都是一個community的概念,未來區塊鏈也會針對community features做出因應調整,目前還不知道細節。
這句話我就不懂了
這樣說來,我要加快學習技術層面,以應付大量新用戶的來臨,謝指教~
大量用戶到來,跟技術學習不見得有關係就是了。我猜可能跟你有關的是(根據我對你前面敘述的理解): 大量用戶到來指的是提供大量用戶來的環境,包括對於既有用戶介紹的激勵(ref sys, maybe?)以及各類便於onboard的機制(easy to register, etc)。所以你也可以是貢獻者,同時能從中獲得利益/鼓勵。所以,一方面可以關注HF20的進度與相關討論,另一方面可以想想萬一你需要大量介紹人來,到哪裡去找?你是否有個team可以一起做這件事(求帶~~~)?... etc.... 隨便講講,不負責任... ^^
其實我一路說的群組就是這個意思,每個分組一路招下線,有點像傳銷/1040?不要呀,分了專業群組就是想控制品質,但這個責任是人為因素,比較難有準則。
那裡找人就是mkting問題啦~
不好意思,一邊討論只是在提出問題,還沒有深切地想想解決方法,希望集思廣益,引起更多人來一起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