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对比产生学习心
古时圣人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圣人认为,天下的人若都知道什么是美的,那么丑的东西就出现了;若都知道什么是善的,那么不善就产生了。
所以圣人给的建议是以超脱的态度面对万物,离开因对比而产生的对立: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正如圣人所言,对比就会产生判断,圣人从超脱的高度看,这个判断其实无关事实原本的样子,是狭隘的;但是从生存的角度上来看,对比救了人的命,让人繁衍:
“那个地区比较暖和,我们到那里去。”
“我打不过它,会掉小命,还是躲开好!”
“这会是个好伴侣,可以一起生猴子。”
对比是人的天性,从进化的角度上来看,对比让人生存下来。我们既因它而活,普通人就很难超脱它。但有时,对比确实会让我们彼此伤害,产生痛苦——嫉妒、自卑、优越感,都因对比而生。
我们极难做到像圣人那般超脱于对比,因此并不能去谴责“嫉妒”、“自卑”和“优越感”,但我们更提倡去站在稍微高一些的角度去引导对比所产生的情绪。
我们完全可以做到,让对比产生赞叹、激励、怜悯等情绪。佛教讲究慈悲,真正的慈悲是超脱的,我们或许难以到达,但我们可以在其意旨中收益。当别人有好的事情发生时,我们随喜,为他感到高兴;当别人比我们强时,我们赞叹,并产生内在的激励;当别人境遇很差时,我们怜悯,并尝试帮助。
对比的心态转换,能够让我们和他人收获更大的幸福。或许听起来有些鸡汤,但事实如此,只有真的这么做的人才会体会到幸福。
作为一个热爱学习的人,我深知生活中处处都能学习,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而对比这个天性恰恰能够帮助我找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因此,我还有一个在不断练习的原则:
与人产生对比时,不要起优越感、自卑心或妒忌心,而要起学习心。
Please upvote, resteem and follow me if you like it!
@alexma
👍👍
😊